首页

圣水调教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8 03:45:33 作者:云南澜沧:一头印度野牛与家牛相伴16年 浏览量:37841

  中新网普洱5月26日电 (黄兴鸿 许梦诗)“刚开始以为是谁家走失的小牛,我们好好照管着,后来才知道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印度野牛。”26日,家住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发展河乡连排坡小组的李小仙介绍,她家与这头印度野牛已和谐相处16年,会一直保护好它。

  澜沧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位于云南西南部,与缅甸接壤,是电影《芦笙恋歌》诞生的地方。

图为印度野牛“娜姑”(左一)与家牛一起准备上山觅食。许梦诗 摄

  李小仙是拉祜族,依托连排坡小组丰富的林草资源,养着一群黄牛和黑山羊。

  “2009年的一天,我婆婆上山放牛羊时,发现一头黑色的小母牛加入我家的牛群。”李小仙称,小牛当时约1米高,比较瘦,以为是周边农户家的,也就好好照管着等主人来认领。

  在李小仙一家精心饲养下,小牛慢慢长高长胖,四肢开始长出白毛。看它长得漂亮,还为其取了个拉祜族名字“娜姑”,意为“漂亮的小姑娘”。

  “‘娜姑’长得很快,高出我家黄牛很多,再到后来,低矮的牛圈它钻不进去,夜间就住在牛圈外的树林里,白天则和我家的牛羊一起上山,我们也会喂它一些草料及盐巴。”李小仙介绍,“娜姑”对她一家人都比较温顺,但对陌生人警惕性较高。发展河乡人民政府、派出所等得知此事后,前来了解情况,“娜姑”身份得以确认,是印度野牛。

图为“娜姑”与家养牛羊和谐相处。许梦诗 摄

  云南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卢文介绍,印度野牛因成年后四肢长有白毛,也称白肢野牛。体长可达2.5至3.3米,肩高1.9至2.2米,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在中国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南部和西藏南部,数量不足200头。在普洱,印度野牛主要分布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思茅区。其中地跨澜沧与思茅的云南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29头印度野牛。

图为体型高大的“娜姑”为正在进食的家牛进行警戒。许梦诗 摄

  卢文称,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印度野牛喜群居,其中一头体型较大的雌性为首领,刚出生的小牛毛发为黄色,6个月时四肢开始长白毛,到9个月时毛色已和成年的一样成黑色。成年雄性大部分时间里独自栖息,在交配期间才和成年雌性接触。“娜姑”应该是与家族成员走散,才融入李小仙家的牛群。

  发展河派出所民警介绍,该乡常态化开展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目前辖区内共有11头印度野牛,但只有“娜姑”与家牛长期生活在一起。民警叮嘱李小仙一家,要照管好“娜姑”,他们也正努力尝试让“娜姑”融入附近的野牛群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发布 中国华服周、村超、村BA等入选

现居住于上海的英国跑友拉斐尔接受采访时笑言,此番比赛不是目的,重在于体验和了解中国不同城市的风情魅力。“六盘水的天气真是舒服极了,我提前两个星期过来,游玩了水城古镇、明湖湿地公园等多个城市景点,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一起练跑吃美食,玩得很开心。明年夏天我打算再来这里住上一个月。”

广西罗城:桑蚕产业助农增收

26日上午,从韩国仁川港出发的巴拿马籍“飞龙”号客货船搭载104名旅客和240余吨货物,靠泊在大连港大港区13号客运滚装泊位,随后该船在下午5时左右搭载着300余名旅客及300余吨货物前往韩国。这是时隔4年该轮首次搭载旅客出入境,标志着大连港国际班轮客运业务正式恢复,也是东北地区首个恢复的海上国际客运航线。

“新时代政治共识教育论坛·2024”在浙江宁波举办 聚焦“统一战线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安排4.47亿元,支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开展农业防汛救灾相关工作,重点对农作物改种补种、水毁农业设施修复、疏渠排涝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

委员通道丨郑军: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围绕加快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浙江还持续推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迭代升级。如2004年起相继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专家医疗保健、院士专家疗休养等制度;2016年成立全国首家人才银行、人才小贷公司、人才担保公司,率先组建人才企业上市服务联盟;2022年在省市县三级创新推行人才工作例会制度,帮助重点人和平台协调解决问题3300余件。

香港再成功引进25间重点企业 李家超称有信心迎蓬勃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广西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推进一二三产“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加强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促进工业投资扩量提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持续深入开展好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完善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围绕企业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任务清单,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助力企业家创新创业者在“强产业”的“赛马场”上奋勇争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作出更大贡献。(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